
<點擊上圖可以另開”Google Earth 圖像解析”視窗>
這禮拜在準備Google Earth上課教材時,我借用中研院有個介紹台灣地區各種不同解析度Google Earth圖像的KML檔,從30米解析度的Landsat 7 的離島圖像、2.5米解析度SPOT 5的山地地區影像、1米解析度Ikonos平地地區影像,到最高的北中高三個都市地區0.12米解析度影像,我再加上3英吋解析度的超高解析度圖像,以及Frank Taylor用風箏照相機所拍的超超高解析度的BBQ島圖像,並且也補上我在蘭嶼套疊農航所五千分一正射空照影像,以及在信義計畫區套疊台北市政府都發局的千分之一空照圖,作成了這個KMZ檔,可作為教學的範例說明。
另外,我也找到GEB Frank Taylor去年曾寫過一篇”About Google Earth Imagery“,文中對於Google Earth的圖像有很深入淺出的說明,看來我就不必再多費心思去寫這方面的說明了,以下我就直接翻譯這篇文章,橘紅色的文字是我填加的補充說明。
About Google Earth Imagery
Frank Taylor 2009/3/16 Google Earth Blog關於Google地球圖像
你會驚訝有多少人剛開始知道Google地球時都會認為Google地球圖像是即時的,或者說,只會是一天前的。
我想會有這種想法有一部分來自從衛星照片看天氣,因為氣象衛星的圖像或氣象雷達只是幾個小時前的。
但是,問題是要獲得高分辨率的圖像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氣象衛星是在地球同步軌道(36,000公里)上。而高分辨率的衛星(如那些由商業衛星運營公司,如GeoEye 或 DigitalGlobe公司所經營)只是位在幾百公里的地球上空自己的衛星軌道上。這意味著他們只看到一小部分的地球。他們通常每隔90分鐘繞地球一圈,但每次卻只能拍到約 1%的地球,而且大部分地區覆蓋著都是水。
因為Google地球只挑選最好的圖像,所以要找到最好的圖像必須各種條件的配合:如太陽是在一個較高的角度,當衛星通過時會比較少陰影,雲越少越好,霾氣或污染也要越少越好。不管你信不信,這些因素要同時湊在一起是相當罕見的。
一旦採取到可以接受的圖像,在提供給客戶之前,它需要時間由一家像GeoEye之類的商業性的供應商來處理這些數據。
Google是其中一個客戶(一個非常大的一個)。Google必須先評估比對新的圖像和當前圖像,以確定是否是新的比目前更好。我想他們正在試圖盡可能的自動化,這是可能的。但是,對於一些人口眾多的重要都市地區,這個過程中就會牽涉到人的因素。這個過程需要時間 – 特別是當你想到這麼龎大的地球。一旦圖像被選中,它必須被轉換成Google地球的資料格式和坐標系統。然後,它要經過一個質量控制過程,並反饋到一個處理系統,然後才會慢慢分發到正在運作中的Google地球的資料庫伺服器。這就是為什麼你通常在Google地球找不到任何圖像的拍攝日期小於 6個月左右。又為何更新只發生大約每60天一次。不是所有Google地球的圖像都來自衛星。還有很多的圖像大多來自在飛機上具有特殊高分辨率相機的成果。一些圖像甚至來自風箏和氣球。Google獲得的圖像從各種供應商。有些圖像則來自市政府或州政府。各種圖像的拍攝日期差別很大,但大部分的高分辨率圖像是6個月至5年之間的。同樣,因為圖像來自於各種來源,這些過程從得到這個圖像到放在Google地球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涉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另一個原因,為什麼你不覺得這是較新的圖像,那是因為它需要花費大筆的金錢來產生這些高解析度的航空圖像,這些製圖公司花這麼多錢當然需要賺回來。最近的圖像當然比舊的圖像更具有價值,因此,這些公司都不願意讓他們的最新圖像供任何人免費在Google地球觀看。(你想一下,若在Google地球都有最新的圖像,那舊的圖像相對地是不是就很沒價值呢?)
在你要將這些圖像作商業使用之前你可以先閱讀Google地球的協議書。您不能擅自將Google地球圖像用於商業目的出售或使用。
Google最近釋放很多的圖像在一些獨特事件。例如,對於2008年北京奧運會 Google為北京地區發布了2週齡的圖像。
(或者,海地大地震的空照在24小時之後就可取得。)
然而,有些接近即時的地球圖像是可以在Google地球看到的!
“什麼?你講了這麼多不行,現在你卻說可以?”你可能會這樣問我。
當然,你可以在”天氣”的文件夾之下找到”雲”的圖層。”雲”的圖層實際上是來自氣象衛星,它是一個全球性的照片,最近的影像大約為3小時前。OK,所以這不是你想的那種即時圖像。在NASA有一個稱為”DailyPlanet“的圖層,它是一個大約每像素250米分辨率涵蓋整個地球的中解析度圖像。你可以下載這個kmz
檔案。
這些圖像是取自MODIS Terra衛星,儘可能的將6-12小時之內的圖像快速的處理,而且它是不斷更新的。當您下載上頭的kmz檔,你可以看到地球的雲層。雲可能不正確,因為衛星必須處理多重影像訊號並加以拼接,以構成一張完整的圖像。(不同時間拍攝的雲位置很難拼接)
當你放大,你會看到更高的分辨率,最後是1個點(因為這是中解析度圖像)。還記得去年(2008)10月在加州火災?你可能會看著煙霧從太空看到。你可以看到沙塵暴,大火災,火山爆發,霾天氣,乾旱,洪水和 – 當然 – 雲。目前,這一NASA的圖層是地球上最新最即及時,最高分辨率圖像,而且會不斷更新,提供給廣大公眾。
而且,新的 Google地球5,Google增加了一個新的歷史圖像功能,你並不僅僅局限於現存在Google地球上的圖像而已。Google的資料庫現在所庫存的歷史圖像非常龐大。很多地方,Google有 2、3份,甚至30份不同時間的圖像。在某些情況下,你甚至可以找到最新的圖像,甚至比目前Google地球上的圖像還新。通常情況下,舊的圖像會比新的圖像看起來較好。歷史圖像功能是一個驚人的資源,我鼓勵大家都來看看。
無論如何,我希望這篇文章有助於提供大家一個在Google地球的圖像以及它是如何運作的更好地了解。這是一篇概括的陳述,是根據我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歡迎發表評論。
(這篇文章曾於2008年2月第一次發表)(曾經不只一個人問過我,Google Earth Pro版本的圖像是否品質會比較好?會有這樣的誤解,大概是認為花了錢(GE Pro版本每年要美金四百元),就應該獲得比較好的圖像品質,其實GE的圖像所有版本都一樣,不過GE Pro的圖像列印(Print images)是可以達到4800畫素,比GE的1000畫素高很多,這一點可能造成某些人的誤會。我想就借這個Google Earth 圖像解析的議題,在這裡也順便澄清一下。)
这地方不错,以后常来
百度搜过来的,谢谢分享。向您学习。
Google Earth Pro 版本的問題,昨天還沒搞清楚,看完這篇後,已經完全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