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都- 威尼斯


<點擊上圖可以另開”水都- 威尼斯”視窗>

久聞威尼斯的盛名,但一直沒那個機緣來瞭解這個神奇都市,也難以想像到底『水都』是何種樣貌,這次因為女兒要編一本跟威尼斯相關的書,我才藉由Google Earth進入了威尼斯,藉著網路蒐尋的資訊,我也建構了Google Earth的虛擬旅遊,大家就隨我來趟『水都』之旅吧。

我自己覺得每次的創作就好像準備一頓豐盛的餐宴,這次的菜單包括有:
1.Google Earth的3D建物模型。
2.動態的Gondola小船,我利用Kieran Orrell 所製作的Gondola 模型,但限於電腦效能的關係,我只保留船殼,以縮小檔案。
3.PanoTour,我在大運河上放置了328顆透明球,透過播放器,就可以進行360度視野的遊覽,遊覽過程l中你將會看到幾艘Gondola小船滑過你旁邊。
4.我錄製了兩段Tour,第一段是由地球上空飛到威尼斯,第二段則是威尼斯繞了一圈。
5.重要的地標點。
6.Panoramio照片。
7.Venice合唱團所唱的”Family Tree”。
8.VeniceArtists所錄製”Venice, Italy – August 3 2006” Youtube影音。
9.最後有兩個網站很值得拜訪:1).Wiki維基百科對於威尼斯的描述 2).”草本新鮮V2.0″的威尼斯遊記,這裡記錄著他們的蜜月之旅。

怎麼樣?菜色很豐富吧!好好的玩吧!

GE旅遊操作說明

雖然素材很多,但還是有個操作說明對於剛入門者比較好操作。我就試著依我的經驗來稍作說明:
1.瀏灠器最好是選用Google Chrome,一般的網頁看不太出來有何差異,但在你將3D建物圖層打開之後,這差異就很明顯了,究竟Google Earth是Google的產品,還是用Google自家的Chrome來看,效果最好。
2.剛開始可先將圖層(Layers)標題下的行政界打勾(Borders),然後按”Fly to”標題下的”Venice“按鍵,先由地球上空飛往地中海,再飛往位在意大利東北角的瀉湖中的威尼斯,這可以讓大家先對威尼斯的地理位置有個瞭解。
3.接下來,可以先將圖層(Layers)下的”Gondola“打勾,在左上角會出現”檢視時間表”控制器(TimeLine),直接按左邊第二個”play” icon,即可讓十多艘貢多拉船穿梭在大運河上。
4.打開”3D Building“圖層,目前威尼斯整個城市都已經全部建模完成,當然需要拉近時才會顯示出來。
5.也把”Placemark“圖層打勾,我把一些重要的觀光景點以中文標示出來。
6.按”Fly to”標題下的”Get around“按鍵,即可開始近距離飛覽威尼斯,首先帶你到位在意大利本土的國際機場,你可以看到機場旁有個碼頭,搭交通船大約十五分鐘內可以到威尼斯,然後飛往連通本土與威尼斯的大橋,橋面上可以看到鐵路與公路的共構,威尼斯在橋頭端有個火車站,也有個大停車場,威尼斯內部的交通並不考慮車輛的行駛,所以需要有個大停車場。接著再沿著大運河飛覽,飛過最著名的聖馬可廣場,再飛往北側的幾座小島,最後停留在威尼斯的上空。
7.接著你可以按”Grand Canal pano tour“標題下的play鍵,進行大運河360度的遊覽,這段遊覽係模擬搭船航行,你可看到沿岸的景色,穿過橋下,偶而也可看到貢多拉船漂過身旁,你可以按畫面來移動360度的視野,按”+”加速遊覽,按”-“則可減速,也可以按”>>”手動移往下一處,按”<<"手動移往上一處,或者按"||"暫停,按"▊"停止大運河的遊覽。 8.其它的youtube影音、Panoramio照片,或Wiki維基百科、草本新鮮V2.0的網頁,伴隨著Venice合唱團的歌聲中,就完全由你隨意來瀏覽。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GE 旅遊 and tagged , , , , . Bookmark the permalink.

3 Responses to 水都- 威尼斯

  1. 滤波器 says:

    博客内容很丰富啊,希望要多来学习一下。

  2. ankwu says:

    真的是高手!應該是我看過與GE有關的最棒的了!我有威尼斯旅遊的照片,不知你女兒有沒有需要?我可提供!我女兒也剛從那裡玩回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瞭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