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圖可以另開”聖塞巴斯蒂安飛覽”視窗>
Google Earth Blog在上個禮拜介紹了一個3D城市”Remarkable 3D models in Spain“,我忍不住好奇一看,天呀!這麼棒的地方,這可讓我這整個禮拜都沈浸在San Sebastian-Donostia的美景中,看來非得要把這美景透過Google Earth來介紹給大家不可。
聖塞瓦斯蒂安(San Sebastian)是西班牙吉普斯夸省省會,位於西班牙東北部,瀕臨比斯開灣。聖塞瓦斯蒂安擁有美麗如畫的海岸,其位於市中心的兩個沙灘更被譽?“歐洲最漂亮的沙灘”。除了擁有世界十大電影盛典之一的聖塞瓦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和著名的爵士樂節,聖塞瓦斯蒂安市在每逢1月20日都會隆重慶祝“打鼓節”(Tamborrada)。據說,聖塞瓦斯蒂安打鼓節起源於1881年,人們在聖特爾莫的軍事總部發現一些已被淘汰的軍隊制服,於是把它們捐贈給Artesana聯盟俱樂部的樂隊。後來,當地著名企業家 Vicente”Txiki”Buenechea也捐贈了一些木桶,給樂隊成員當“鼓”。其他俱樂部見了,也開始仿效,之後便逐漸演變成今日大型的打鼓節。
以上這段介紹抄自”世華媒體”的報導,我會想要介紹給大家倒不是因為人文的原因,實在是因為在Google Earth上我沒看過這麼擬真的3D城市,聖塞瓦斯蒂安的3D程度除了整個城市在幾位Google Modeler如Gipuzkoa3d、eneka等人的努力下,大多數建物都已貼上材質,灰面建物也都是實際建物的模型,這部分跟我之前用台北市千分之一地形圖建物圖層所產生的3d建物大不相同,因為它有斜屋頂, 台北市數值地形圖的建物不會記錄這些,我還蠻困惑它是怎麼產生的。
除了3D建物都很擬真以外,更重要的是Google Earth的地形精細程度,連海邊的礁石都有形有狀。還有聖塞瓦斯蒂安的地形實在得天獨厚,它是一個港灣,兩側各有Urgull山以及Igueldo山,就像中國風水講的左青龍右白虎,特別的中間又有個像龍吐珠的Sta.Clara小島,光從Google Earth來飛覽我就已經愛上它了,這麼好的場景當然就要靠我的GE應用功力了。
在聖塞瓦斯蒂安Urgull山頭上有座耶穌聖心雕像的古堡,山下有個漁港,我就設計條穿個漁港、繞過古城市街,再沿著登山步道登上這座古堡的導覽,我採用我自創的自動街景導覽方式,並重新設計自動導覽控制器,現在的導覽操作介面有了新的面貌。
這樣的風水寶地,當然得多設幾個超級觀景台,我選了兩座山頭、小島、漁港、沙灘、遊艇、以及皇宮等七處景點,西班牙文我實在不懂,所以我就直接採用西班牙文的地名,省去翻譯的麻煩。
最後,我也附贈個會動的纜車,我在Urgull山、Igueldo山、以及Sta.Clara小島三個地方架設三個纜車站,並讓60台纜車滑動在總長兩公里的兩山之間,你可以打開Gondola Layer,設定好速度及”重複播放”,即可開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或許有人認為多架個纜車太突兀了,ok!請不用把Gondola Layer打開。
這個虛構的纜車可作為一個景觀分析的模擬,或許,台北的北纜可以請我作個Google Earth上的景觀模擬,讓所有台北人先上網來作個虛擬環評,給決策著參考!
Pingback: 台灣百岳觀景台 | GEmVG Blog
Peter Gipuzkoa 這次與他在瑞士見面!他真是一個超棒的熱血西班牙之光!贊!
阿堂
你知道我有個英文blog吧,你可以把我這篇”San Sebastian GE 3d tour“介紹給他。
不好意思,我是新手,請問”聖塞巴斯蒂安飛覽”這種視窗(無IE的按鈕,有自己的操作介面)是使用何種方法寫出?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