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階教學之九 — 地標的管理

若你依照之前的教學的步驟產生一些地標之後,我們可以在左方的地標夾(Places Panel)看到這些地標,它可能是散亂的,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如何管理這些地標。

地標夾的管理是一種類似檔案總管的形態,所以你可以新增目錄,並將各種地標加以分門別類歸納到各個目錄,你可以以目錄的方式儲存,在此所謂的地標並不單純只是地標一種資料形態而已,事實上它包括了Placemark、Image Overlay、Path、Polygon、Model、Networklink等等地標型態。

GE的資料儲存格式有Kml與Kmz二種,區別在於Kml由標準的、單純的xml語言構成,可以用記事本打開查看和編輯。因為是純粹的此xml文本,所以Kml檔通常很小,傳輸方便。但它只能用於簡單的地點標注交流,不能將圖像保存入內。

下面便是一個簡單的Kml檔: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kml xmlns=”http://earth.google.com/kml/2.1″>

<Document>

<name>台北市政府.kml</name>

<Style id=”default+icon=http://maps.google.com/mapfiles/kml/pal3/icon63.png”>

<IconStyle>

<Icon>

<href>http://maps.google.com/mapfiles/kml/pal3/icon63.png</href>

</Icon>

</IconStyle>

</Style>

<Placemark>

<name>台北市政府</name>

<visibility>0</visibility>

<description><![CDATA[市長:馬英九

<p>

<img src=”http://www.taipei.gov.tw/site/<chmetcnv w:st=”>429a</chmetcnv><chmetcnv w:st=”>785f</chmetcnv>/<chmetcnv w:st=”>429a</chmetcnv>7930/429aaa<chmetcnv w:st=”>0c</chmetcnv>/42abb<chmetcnv w:st=”>9a</chmetcnv>5/files/proma.jpg”> </img>

<p>

<a href=”http://www.taipei.gov.tw”> website< /a><p>

地址:台北市市府路1

]]></description>

<LookAt>

<longitude>121.5630627521329</longitude>

<latitude>25.03820800079745</latitude>

<altitude>0</altitude>

<range>1000.000000000845</range>

<tilt>3.741233592592567</tilt>

<heading>1.436678362552758e-013</heading>

</LookAt>

<Style>

<IconStyle>

<Icon>

<href>http://maps.google.com/mapfiles/kml/pal4/icon29.png</href>

</Icon>

</IconStyle>

<LineStyle>

<color>ff0000ff</color>

<width>2</width>

</LineStyle>

</Style>

<Point>

<extrude>1</extrude>

<altitudeMode>relativeToGround</altitudeMode>

<coordinates>121.5630627521328,25.03820800079745,144</coordinates>

</Point>

</Placemark>

</Document>

</kml>

Kmz是壓縮後的Kml檔格式,除了單純的xml內容外,它還可以保存包括影像等內容,是GE預設的地標儲存與交流格式。通常來說,如果不希望他人解構和修改自己的xml內容,那就選擇存儲為Kmz格式吧。而如果是需要將帶有影像的地標內容保存成檔,則一定得選擇Kmz格式。

另外要注意的是,地標夾分為兩大部分:My Places以及Temporary Places,My Places的部分在離開GE時,系統會自動儲存,下回打開GE時還在,但Temporary Places就只是暫時存在,故在退出GE時系統會詢問是否要將Temporary Places的地標保存到GE中,這時記得點擊“Yes”哦,不然地標會沒有保存下來的,或者你也可以在沒離開GE之前主動的將Temporary Places的地標移到My Places。

GE初階的教學到此告一段落,接下來將進行進階的教學,敬請期待!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GE 教學 and tagged , , , . Bookmark the permalink.

4 Responses to 初階教學之九 — 地標的管理

  1. pix says:

    你的教學很讚耶,很期待進階的教學.

  2. steve says:

    最近在學google earth才發現您的blog,真是太棒了,因為我的英文不好,如果没有您的教學,真不知如何著手,萬分感激,可是看完這菺文章.我還是不知如何在my places裏面新增資料,以便管一些自製的圖層和地標,祈請賜教,

  3. cyy says:

    您的文章及教學作品真的很棒,在地理教學真是獲益良多,讓學生學習生活化。根據筆者瞭解,台師大地理系陳老師,中研院計算機中心廖老師、永和社大千里達步道等幾位老師都是Google Earth個中高手,閣下不知是否就是上述幾位仁兄呢?

  4. Steven says:

    to cyy,

    謝謝你的抬舉,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從使用者的回應中,我也得到了很多啟發與快樂,就繼續努力了!

    你提到的人當中,我只認識廖老師,廖老師確實是一個高手,我也從他那裡學到了很多,很感謝他!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瞭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