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太遙中心水晶球導覽


<點擊上圖可以另開”中大太遙中心水晶球導覽視窗”>

在台灣的gis界,一提起國立中央大學,大家都會想到那兒有個”太空遙測中心“,因為這兒確實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它還是世界上少數「三位一體」的接收站,能將影像接收及校正處理、研究發展與教育推廣三階段均在站內完成,光看它每年接近六萬人次的參訪,就可以瞭解這個資源衛星接收站的熱門程度。


上個月到中大太遙中心參加一個”2009三維城市模型先期建置工作成果發表及應用研討會”,也順便拍了些水晶球,作完後因其它事情忙,就把這件事情給忘了,上個禮拜跟台北市政府同仁一齊去太遙中心參訪,我想起中研院”Google Map/Earth觀察報@Sinica“有一篇報導”日本街景影像的處理技術“,同樣是街景圖,何不也試看看,一作才曉得其難度,這需要由程式來自動產生,涉及影像判識等處理技術,並非我所長,就此作罷。

太遙中心去過不知多少回了,這回的參訪讓我印象最為深刻,尤其是到頂樓參觀,要拍照留念時,背後傳來一陣馬達聲響,瞬間,13公尺直徑的碟形天線正面就轉動到我們正後方,這景像讓人有點置身科幻世界的感覺,也讓我起了製作4d模型的念頭,所以乾脆就把太遙中心的模型也作了。

原來要寫個api程式來呈現作品,後來我發現其實不要這麼麻煩,google已經幫我們準備好了一個”將這個小工具新增至您的網頁“的小工具,只要將server上的kmz檔貼上就好,這個作品就用這個方式呈現了。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GE 4D, GE 飛覽 and tagged , . Bookmark the permalink.

2 Responses to 中大太遙中心水晶球導覽

  1. Steven says:

    今日發現Google Earth已將我作的太遙模型放到”3D建築物”圖層(只是不曉得是什麼時候的事),配合我之前放到”360Cities”圖層(在”圖庫”圖層之下),就可以直接在Google Earth上作水晶球導覽了。

    只是我用Record Touring功能所作的動態旋轉碟形天線不能直接在Google Earth顯示。還有在360Cities的水晶球也不能由我來設定球的大小及高度,所以我在二樓研究室及頂樓所拍的水晶球,就顯示不出其實際位置,我就沒放上去了。

  2. Pingback: 不同拍照點的360度環景攝影 | GEmVG Blog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瞭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