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想念蘭嶼,一直想回蘭嶼看看,自從民國六十九年二月離開之後,每次有與蘭嶼相關的任何訊息,總是會勾起我無限的回憶。
我在蘭嶼待了近十個月,那是我在花蓮南華營區下基地結束營測驗之後,全連分派台東據點駐防,連部在成功,其他三個排則分散在長濱、綠島、以及蘭嶼,綠島由於負責綠鳥監獄的外圍警衛,所以由陸官畢業的副連長率領一個加強排駐防,蘭嶼雖還有管訓隊存在,但我們是負責警總蘭嶼指揮部的一般外圍警衛,不需重兵駐防,所以由我這位少尉陸軍預官排長率領22位弟兄駐防,那時蘭嶼的兵力主要是警備總部的海防崗哨,陸軍就我們而已,所以當然我就是蘭嶼地區陸軍最高指揮官了囉!
蘭嶼十個月真的是我人生最快樂的一段日子,當時蘭嶼核廢料處理碼頭正由榮工處興建中,兩位中原畢業的同仁每天下工之後,就跑到蘭指部的籃球場打球,我當然很快就跟他們打成一片了,另外還有一位我國小五年級同班同學,我跟他的相認實在神奇,他當時在蘭嶼機場當安檢的外事警察,我第一個月搭飛機回台灣時,他正好休假回台灣,等我一個禮拜後從台灣回蘭嶼,他正好在機場值勤,我跟他打招呼,他竟然不知道我是誰?也難怪,我們只同學一年,他五年級時跟著當警察的父親轉到竹崎,一年後,我轉到嘉義市去唸書,所以他對我印象不深,他也喜歡打球,所以每天黃昏時就是我們的打球時間。
蘭嶼是一個旅遊的勝地,不過主要的景點就在海邊,各景點由環島公路連貫,環島公路全長約38公里,我不曉得繞了多少次,我排上有一台吉普車,由師部汽車連分派一位駕駛兵負責,每次長官來視查,當然我就要陪跑一趟,朋友來我也要全陪,兩個小時就繞完了,長官們就放他們在蘭嶼別館去渡假;朋友的話,我就帶他們,深入內陸探訪蘭嶼祕境,比如氣象測候站、南天池、北天池、紅頭溪溯源等,這些都要待個兩、三天的旅客才有福氣到訪。
那時蘭嶼還有警總的管訓隊,但不是想像的監獄管理,而是採用放牛吃草的管理方式,因為四週是海,也不怕跑掉,所以白天時常看到管訓隊員四處遊蕩,但在我們換防到蘭嶼約四個月之後,因為政府政策,蘭嶼不再設管訓隊,他們都要移監到泰源或綠島等處,好日子不再,人心惶惶,經常發生互相衝突,砍砍殺殺,我常去蘭嶼的衛生所就常看到在動傷口縫合手術。
蘭嶼的故事太多了,浮潛觀魚看到海鰻與你對峙、借管訓隊員的魚網半夜抓龍蝦,那鮮美的滋味至今仍留在腦海裡、在芋田山溝裡隨手都可抓到鱔魚、辦個越嶺半島越野賽、為消耗庫存的子彈讓全排弟兄打靶打到怕、天池探險從懸崖的草堆裡滑落谷地、在谷地裡看到蘭嶼人造船的大樹與基地、與當時女友(現在老婆)差點分手的事件、超級強烈颱風吹襲把我們營舍的窗框都吹跑了、還有那段至今仍讓我心裡難安的阿兵哥宰殺綠觿龜的事件、…,那天有空我該寫本『我的蘭嶼十月』來記念這段日子。
蘭嶼的快樂日子,就在隔年二月我們部隊要換防到馬祖的東莒而結束了,我一直沒再回去,這回我是搭GE飛機回去繞了一圈,我從台東機場起飛,越過海,紅頭在望,越過饅頭山,降落在蘭嶼機場,然後降低高度,沿著環島公路,逆時鐘方向繞了一圈,沿途經過紅頭、蘭嶼別館、衛生所、山腰上以前我駐防的獨立屋、蘭指部,核廢料碼頭、龍頭岩、野銀、東清、軍艦岩、雙獅岩、朗島、椰油、蘭嶼國中,GE飛機的速度慢不下來,沿途的景物隨著飛逝,但我的記憶卻一幕一幕的湧現,很快的,又回到機場,但我的思緒卻停不下來,隔了許久許久….,才回到現實。
朋友,以上是我的回憶之旅,情緒有點失控,請不要在意!還是回到現實,歡迎搭乖GE飛機來一趟蘭嶼之旅吧!當然首先你要先安裝好GE,然後設定好飛航控制器(工具/選項/遊覽)之下的遊速度(Tour Speed)設為0.1,遊覽暫停(Tour pause)設為0,相機傾斜角度(Camera Tilt Angle)設為60,相機範圍(Camera Range)設為2000公尺,速度(Speed)調到中間,然後下載這個蘭嶼導覽GE檔, Google Earth將載入這個路徑檔,請按三角形的tour play鍵,GE飛機會從台東機場起飛,越過海,紅頭在望,越過饅頭山,降落在蘭嶼機場,然後請按方形的stop鍵,並在路徑目錄下,選擇環島公路,接著再按三角形的tour play鍵,你將會降低高度,沿著環島公路,逆時鐘方向繞了一圈,然後回到蘭嶼機場,然後你可以按越嶺道路,從紅頭村穿越蘭嶼的中央山脈,直抵野銀,接下來,就你自已玩了,想去那裡就去那裡,除了不能潛水以外。
前幾天中研院的東波給了我上回他們去蘭嶼所拍的照片資料kml檔,在此表達我的感謝,我把它放在一起,你可以打開它,點選每個景點的照片觀賞,另外東波也提供了高解析度的航空照片,由於檔案太大,我應用圖檔金字塔分幅處理技術(SuperOverlay)處理好了,你Zoome IN 到某一程度,就有相對應的照片精度顯示。
拜讀這篇文章後甚有所感!很高興小弟與版主都有過一段類似的經驗,以
下是小弟多年前寫過的一篇短文,特摘錄片段以以饗諸君~~
蘭嶼憶往
那年初冬,我身穿草綠軍服、駝負著大背包,第一次踏上這座素昧平生卻
嚮往已久的島嶼。東北季風將海浪一波波推向岸邊,拍打著珊瑚礁發出轟
隆巨響;沙灘上一艘艘美麗的木舟有秩序的排列著,映著陽光,一下子吸
引住我全部的目光;紅花綠葉的馬鞍藤佈滿沙岸;田裡的水芋正迎風搖
曳,這一切壯闊的美景都是在臺灣本島前所未見的!剎那間,我心中充滿
感動與歡喜,也感謝這一切的因緣,讓愛好旅行與攝影的我,能有機會駐
身到這天造地設的國度裡。
利用部隊裡休假的日子,偕同伴上山、下海、進入部落、走訪了島上的每
一個可以到達的角落,獵取每個不忍錯過的美麗鏡頭,深深讚嘆於這座島
獨有,特麗的自然生態寶藏,也領略了達悟族豐厚的雅美文化。自己也利
用返臺的假期,遍訪書店,蒐集各類對於蘭嶼的報導與研究資料,拜讀了
丁神父與三毛的「蘭嶼之歌」、攝影家王信與關曉榮的攝影集等大作,更
加深了對這座島的濃郁情感!
也許是上天體察了我的這份特殊喜愛,伴隨公務之便,接連的機會,讓我
更進一步認識了許多位為地方默默服務,付出心力的朋友們…
退伍時,曾因捨不得揮別,而在島上多留了三天。返鄉的行囊裡,溢滿了
百感的情愁,除了懷念,還有許多放不下的關切與期許。相信任何一位曾
經喜愛過她的朋友,都會和我有相同的感受!
年前有機會到台東,還特地到成功漁港了解客輪營運情形(固然現今已有
便利的班機飛航,我還是對輪船情有獨鍾),見老邁的蘭嶼輪依舊健壯地
停泊於港灣;隔海凝望,總期盼能早日再回到島上,探訪屹立在金黃海岸
對面,這暌違多年的老友。也衷心祝禱:蘭嶼—Orchid Island,能永遠
保有,如同她美麗名字般的清郁與芬芳。
大白熊
看了你的回應,我很興奮也很高興!
我想起唐朝王維的那首:『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
著花未?』
我離開蘭嶼已經快27年了,人事全非自不在話下,但我從空照圖看到的,
卻仍然景物依舊
你應該離開蘭嶼不久吧?很想跟你聊蘭嶼事,可以的話請在留言板留下你
的聯絡方式
我很期待!
看到蘭嶼
不自覺就點進來看了
我去年的九月離開那裡
但心卻一直沒有離開
暑假兩個月到蘭恩文教基金會實習
原本寒假想要回去的
但後來有一些事情
所以可能春天會回去
看到你所敘述的蘭嶼
跟我所去的已有所出入
陸軍已經沒有了
只有海巡駐守
紅頭的溯溪
恐怕你會很失望
六個部落的小海灣都有了水泥
我也不知道
或許就這樣讓美麗的蘭嶼島在你心中
不要去回去看
心會很痛吧
青青草原在我回台灣之後
被剃頭
我也不知該如何形容我的感覺
蘭嶼有一種很獨特的魔力
可以將去過那裡的人
悄悄地連接起來
祝好
先收下蘭嶼導覽 GE檔
預作功課
我住台東縣已逾35年僅去過一次蘭嶼
那次傍晚到不巧剛好遇上發佈颱風警報
次日清晨又乘船返台
預定本(6)月8日9日再去一趟
多拍些照片與大家分享
我也駐防過蘭嶼
時間是在74年底
不過和你正好相反
我是從西莒換防回台東利嘉
再從利嘉上蘭嶼接警總海防
同樣是島
蘭嶼少了前線的緊張
卻多了幾番南洋的風味
to 葉綠素,
托你的福,我又把我一年半前寫的這篇文章重看了一遍,往日的美好回憶又走了一回。
你有再回蘭嶼嗎?或許真該如bernaisthere 的建議,把美好的回憶長留心裡,不用再回去了。
何大哥
為了教非洲學生如何用Google Earth和SketchUp,來到你的blog找資料,看到了這篇blog。其實這篇blog我早已看過,但現在身處異地,看到一個故鄉故事且一個曾經去過之地,心中千萬份感慨。
dongpo
在蘭嶼當兵實在太妙了
我只有看到已經荒廢的軍營
蘭嶼真的很美!!!我覺得要是我可以選我也希望我在那當兵 應該可以有足夠時間看完這美麗的人之島….
有空也歡迎來參觀我的明信片創作 謝謝
http://blog.pixnet.net/ilikepostcard
何大哥:
我是兩年前上來貼文的大白熊,很喜歡閱讀您的文章,自己對GE也充滿興趣,所以經常上來逛逛。
一直有個心願,就是將昔日在蘭嶼島上拍攝的點滴回憶圖像也整理到部落格上,但是到目前都還沒付諸行動,希望哪天開張時能請您上來指教!
最近看完公共電視製作的「野性蘭嶼」影片(DVD),感覺蘭嶼已經與以前的印象有很多不同了,所幸有許多有志之士(如片中主角 夏曼‧藍波安),仍努力地延續她特有的文化傳承!
透過部落格,看到許多朋友也有著同樣的心情,只期盼現代化文明的腳步能與她自然純真的本質和諧並進!
對了!
在中研院「影音服務」區裡,有個「蘭嶼」專題。其中,劉小如教授在1993年製作的「蘭嶼角鴞的故事」影片中,曾經提到一段蘭嶼角鴞與蘭嶼指揮部之間的小故事,很有趣也很感人,也許可以緬懷一下昔日駐防在指揮部的時光吧!
大白熊,
謝謝你再次光臨,讓我快樂的回憶重新又回蘭嶼走了一趟。
我也順便更正了文章的部分文字,也將中研院鄧東波在2006/8/3~4所拍攝的照片作了連結。
我很讚同你將昔日蘭嶼的照片整理到部落格上,也建議你可以用picasa,加上geotag的應用,轉換為Google Earth的kml檔案,那就不光只是照片的回憶而已,還可以搭配Google Earth實地走訪。
技術上有需要我協助的地方,不要客氣!
排長您好,
看您的文章,您應該是210師的預官排長,請問您是步一營還是步三營? 我是69年5月第二航次到東莒,分發到步一營營部連,依時間推算,應該與您在東莒的時間有重疊。
猛沃營參一:
哈哈!還真有意思!想不到還可以透過blog來”懷舊”,不過我們這種年紀的人應該比較少有人還上網,還真想認識你!
我是210師沒錯!步一營或步三營?太久以前的記憶都模糊了,好像是步三營第一連,到東莒時進駐到山洞,那時分配床位時,一打開床邊的抽屜,竟然有一個本子上的輔導長寫著我大學學長的名字,他後來當上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世間巧合的事還真不少。
排長好
真高興遇到您,在網路上鬼混多年,遇到過許多曾在東莒服役過的長官與弟兄,但是您是第一位與我同時在東島時間重疊的。我在民國91年、96年、97年都曾回去東島,今年也預訂約幾個曾在金馬外島服役的軍友來個馬祖3日遊。
排長好!
我是 1411T,72/5 下部隊到花蓮,(210師步四營一連)營部在榕樹,連部在太魯閣(今太管處所在),72/9移防西莒!
當時有聽連上學長提起,本連有待過蘭嶼,利嘉,南華,太魯閣!
以時間來算,應該是同一部隊!
放出去的管訓隊員,太可怕了!!!!!!!!!!!!!!
版主與各位好
我是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的專案企劃ChiaNan
目前與夏曼藍波安先生一起在部落工作
看到各位文中提到蘭嶼舊時光的影像
我們目前正在廣泛找尋蘭嶼過去的影像照片
不曉得是不是可以跟各位取得聯繫
我的email:cnlin.81@gmail.com
謝謝
意外發現這篇文章,勾起無限回憶。我是民國81年五月退伍離開蘭嶼,跟版主一樣是陸軍預官少尉排長,在島上待了八、九個月吧!那時是去守海防,島上約11個班哨點,我駐守野銀班哨,前山離蘭指部不遠處有連部,連長副連長輔導長都在連部,另一個預官排長駐守在機場班哨,只有我一個軍官在後山,所以自封為後山大王。弟兄們後來叫我”爛排”(台語),就知道我們過的是怎樣的日子。哎!一直想回去看看都沒機會,不知那人間仙境現在是何模樣?
怎沒想過再回去看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