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4.2版新增的功能,除了我在前兩篇提到的Google Sky以及可播放Youtube影音檔之外,第三項新增的功能是可以在Google Earth上頭「擺放」照片,這邊所說的「擺放」跟我們將照片直立擺放同樣的意思,之前在Google Earth上頭我們也可以放照片,比如使用Panoramio將照片上傳、或者自行用picasa標記照片,甚或用Image overlay功能將照片貼在地表上,但這些都不是直立的「擺放」。當然你可以將存放照片地標點的視角(view)依拍攝的角度設定好,當要顯示照片時(存放在地標balloom內),Google Earth就可以旋轉傾斜至拍攝的對應視角,這個方式我應用的很廣泛,如環繞著”會動的美麗華摩天輪“,甚至拿來當馬拉松導覽,比如我作過的”東京馬拉松“, 但受限於view的俯仰角(tilt)不能大於90°,所以無法仰看。
我也作過一些可以直立擺放的照片,如”Taipei night again“、”台大360°環場導覽“,甚或播放影片如”蝴蝶飛舞在金露花叢“、 “台大椰林大道的導覽“,這些都是在SketchUp作好貼上照片的模型(Model),再擺放到Google Earth上頭,除非你用飛行模式(Ctrl + G)來看,否則同樣不能仰看。
Google Earth Photo的這個新功能,它把照片當作3D物件(objects),使用一個新的照片觀看控制器(View Controls),替換原先右上角的3D 控制器,可以伸縮、移動觀景窗的小視景窗(Thumbnail),就像現在的市面上的數位像機觀景窗一樣的操作介面:
1.按壓上下左右四個箭頭,或直接按拉(click&move)中間的白色框(Thumbnail)可以移動觀景窗。
2.移動右側的 滑塊(Zoom Slider)可放大或縮小觀景窗,或者雙按滑鼠左鍵可放大,雙按滑鼠右鍵可縮小。
3.按右上角的離開照片(Exit Photo),可以回到正常的Google Earth視窗。
在開始製作Google Earth 照片之前,有幾項拍照的術語要先知道,以下的圖片顯示我們拍照時的示意圖:
上頭的眼睛代表拍照時的位置,記錄著經度(Longitude)、緯度(Latitude)、及高度(Altitude)。
橘色的線是拍照時的中心軸線(view Vector),它有三項參數:方位角(Heading)、俯仰角(Tilt)、以及水平的頃斜角度(Roll)。
此時照片以此為中心可分出水平方向(Horizontal)及垂直方向(Vertical)的視角(FOV, field of view)。
有這些拍照的常識之後,我現在開始教大家如何使用Google Earth的「照片」新功能,在要「擺放」照片之前,請先移動Google Earth到照片拍攝點,大致旋轉到拍攝的方向,然後在主畫面上方點選“新增”(Add)功能的”Photo”。
如同GE新增地標時一樣,螢幕會顯示”Google Earth-New”的視窗:
在此視窗中:
1.在Name欄內建入照片名稱
2.在Link欄內鍵入頁照片放置的網址,或者按Browse選取磁碟內的照片
3.先將照片透明度(Transparency)調成透明,可以看到背景與照片的對照,便於後續的擺放位置調整
4.在Photo標籤(tab)內,前兩項的經緯度系統自動取你剛設定的視中心點(你拍照位置),第三項”高度”可拉動後面的滑塊到實際的高度,或直接鍵入。
5.接下來的五項,就用剛提到的拍照常識,分別拉動後面的滑塊,對照GE的背景來調整方位角、俯仰角、傾斜角,水平視角、垂直視角等,直到滿意時,恢復不要透明,按下”OK”,即可完成。
建好photo之後,在左側地標欄內會有一個照機的圖示,雙點此照片地標,即可進入照片的觀看模式,依照上述的操作方式,即可自行伸縮、移動觀景窗的視角來觀看照片。
限於記憶體,若要放置大一點的照片檔可能系統就會跑不動了,這方面要自己斟酌;倘若你有很高解析度的照片(稱作Gigapixel,檔案要大於50Mb),有一gigapan.org(卡耐基-梅隆大學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可以提供將照片作pyramid處理,GE4.2版也將已作好的gigapixel照片放在資料庫圖層內(Primary Database/Featured Content/Gigapxl Photos),不過目前只有北美地區才有這照片。
以上的範例照片是在我住的社區旁的140高地公園,目前正準備要設立個觀景導覽圖,我在Google Earth上先將南向的各山頭標註山名地標,再逐一對照照片中看到的山頭,標註山名及標高,我也將這整個作業的成果存成kmz檔 ,有興趣的人可以下載觀看。
請問我有一些數據存在Excel試算表中
想以Bar Chart或Pie Chart顯示在Google Earth
是否有教學範例?
謝謝您!
TO WT Chiu
我沒作過,也沒看過教學範例。
我的想法是這樣子,統計圖表本身沒有座標,所以無法對應到GE上顯示,但如果這個統計圖表係指某個地區的統計圖表,那就可以以影像圖的方式套疊在這個地區上圖,以前在2D GIS對於統計圖表的顯示方式,大致就是如此,3D GIS應該也差不了多少。
但倒是可以想到利用3D GIS有高度的特性,也將統計圖表立起來,在GE上要立起來,影像圖比較麻煩(PHOTO功能是獨立的VIEWER),以向量圖方式效果較好,但你就要有自行處理的能力(會寫程式),不能單靠Excel試算表的功能。
Pingback: 齊柏林『從空中看台灣 』的 Google Earth Photo | GEmVG Blog
德音網路學堂「從Picasa發布相片到Google Earth(影片)」
請問
我用這個方法把學校照片放在Google Earth上
是只有我家電腦看的到
還是全世界的人都看的到
為什麼沒有出現一個小圓點
當初試玩時看到許多小圓點
點進去就可以看到照片
我想是你搞混了
1.GE的PHOTO功能(這篇文章的主題),可以讓你將你的照片以PHOTO的方式來觀賞,你可以儲存在你的電腦中,但沒經過其它的發佈方式(如將KMZ檔案放在伺服器上,然後透過BLOG告訴它人可以到這個地方下載),其它人不可能會看到
2.你提到的小圓點,應該是在左下方GE資料庫內的地理網路(Geographic Web)的Panaramio,你打勾的話,就可以看到大家所上傳的照片,這是ge提供給任何人上傳照片的方式
以上兩者截然不同
Pingback: 由中埔山看台北 | GEmVG Blog
不好意思我是初學者
我看了你的東京馬拉松示意圖
想要請教你兩個問題
1.請問你的示意圖很像是在上面又擺了一張清楚的地圖,就是跑者會經過的地方比較清楚,不會經過的地方就和原本一樣,請問那是怎麼做的?
2.請問怎麼樣可以做出拉游標可以看到人在路線上面跑的樣子?
我用的版本是免費的版本,請問也可以做出這些效果嗎?
謝謝
您好,请问下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的网站上面的公司地址显示在google 地图上呢?谢谢了的
我对这个完全是新手!!!在此拜谢
有时间常来看看啊,博客不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