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照片判釋 – 日治時期原住民登次高山頂舊照

photo_sheshan_jp

臺灣國定古蹟編纂研究小組(National Historic Monuments of Taiwan),係於民國100年8月創立。網站內有一些與高山相關的照片,其中一幅標示”日治時期原住民登次高山頂舊照”,不巧雲霧繚繞,可資辨認的遠山稜線幾乎都被遮住,成大登山薪傳協會秘書長高紹陞要我判釋一下,既然已被點名,又可一展所長,就花點時間來考證吧!

在Google Earth上我將台灣百岳山名標示打開,我以雪山為中心,週遭比對了一圈,依太陽的方向,最有可能的有二個方向,上午的話,就往南找,下午的話就往北找,不過,上午比較有可能,果然我往大劍方向一找,就看出眉目了,大劍往東南陵線一彎就是圖面左上方的草原,更南方的劍山及佳陽在雲霧中,大劍後方的山稜較尖的山頭是白姑南方的山頭,左方的白姑大部分都被雲遮住了。

日治時期原住民登次高山頂舊照GE01

這條路線我沒走過,原先還有些存疑,但高爺隨即貼上他的考証,我的判釋也穫得証實。
“日本時代攀登次高山傳統路線是從賽良酒(環山)部落入山,經志佳陽大山,從南側登上次高山,當時森林中建有次高山莊。現在常走的東峰線是中橫開闢之後,輔導會進駐武陵農場,救國團與林務局合作開發的。”

判釋完之後,我才想到我上個月作的”五岳三尖的環繞飛覽“,裡頭就有雪山的環繞飛覽,果然一比對,一目瞭然,思索了一下,我乾脆就作個動態套疊展示飛覽(tour),這個技法原理類似Google Earth的照片(photo)功能,只是我是把照片先用ScreenOverlay功能放到畫面上,然後再移動Google Earth去match,確定最後的飛覽位置,然後我就以雪山為中心,從北順時環繞,至大劍山的軸線時,再將照片縮放至螢幕上,並移動至這張照片的拍攝點,完成了我所謂的動態套疊。

分享給大家了!

想自行用Google Earth操作的人,你可以下載這個KMZ,自行進入Google Earth操作。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GE 登山, GE地景模擬, 成大 and tagged , . Bookmark the permalink.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